首次獨立開展CARTO三維標測系統指導下經皮房顫射頻消融術
我市心電生理診治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
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
通訊員/宋璽
株洲日報訊 9月13日,記者從市中心醫院獲悉,該院獨立開展了全市首例CARTO三維標測系統指導下的經皮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,為41歲患者楊女士消除了“心病”。這意味著,我市的心電生理診治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。
楊女士在11年前被確診為陣發性心房顫動,曾多次前往省內各大醫院就診,收效甚微。近半年來,她的癥狀發作愈加頻繁。受房顫的困擾,她還患上了焦慮癥。前段時間,她因心悸發作來到市中心醫院就診。
“患者在住院期間仍反復出現心房顫動,急需進行手術。”心內科副主任醫師符孝磊介紹,經反復討論,他們決定為楊女士實施經皮心房顫動射頻消融手術。
據悉,射頻消融術是一種微創介入療法,通過釋放電流阻斷心房與肺靜脈間的電連接,即可使患者的房顫得到徹底根治。與外科手術相比,射頻消融術只有針眼大小的皮膚切口,創傷小,手術時間短;與藥物治療相比,它能避免長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的毒副作用,并能有效減少急性腦栓塞等房顫并發癥的發生。
從構建三維電解剖模型,再到雙側環肺靜脈消融,該院醫生不到2小時就順利完成手術。
符孝磊介紹,心房顫動簡稱房顫,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類型之一。它容易導致心房內血栓形成,引起中風,嚴重者可引發心源性猝死。市民一旦出現房顫,要及時就醫。
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